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12-22 11:32:03 点击数: 次
白癜风患者感恩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34424.html学佛人最大的愿望是开悟,开悟以后就会获得正见,依如来正法修行,究竟成佛。开悟就要离四种禅病,这四种禅病是修行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有这四种禅病的人见不到佛性。一、作病。如果有人说学佛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起妄念,如此就能达到圆觉,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这就是神秀的境界: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因为真如本性本自清净,不是修来的,就如同金子不是炼出来的,它本来就有,只不过是通过火来提纯而已。修行也是如此,佛性不是修出来的,众生本具,但被无明给混杂了,失去了本来面目。所以修行是个舍的过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里要明白的是,所谓修行,也是虚妄,以妄修妄,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修行了多少年,有多么用功很了不起,看别人不如自己,其实呢,佛性既没有增也没有减,和修行没关系。所以佛说,修行如幻。可是不修行也不对,金子不炼,它自己不会纯净,还得修才行。二、任病。如果有人说,我啥也不贪,啥也不求,不生妄念,任凭一切随诸法性,这样做能不能得道?佛说,彼圆觉性,非任有故。前面是要修的,这个是不修的,不做功夫,一切放下,任其自由自在,不修而成佛,这个也不对。这也是对无为的错误理解。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刻意去做,一个用直心,一个用妄心。六祖说:“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啥事也不做,任其自在,其实是另一种执着。三、止病。有人说,我自心永息诸念,就会得到一切寂然平等,这就是不生不灭的道果。这是一般学佛人最容易犯的,总以为学佛是要把妄想杂念全都停止,什么念头都不动了,自然就“寂然”了,也就空了。这就是所谓的枯禅,也叫无为坑。其实这只是定在空相里,连禅都算不上,佛说: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四、灭病。灭比止又高了一级,若有人说,我现在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寂灭。这话听起来倒是很有正法的味道,可惜能说出来的都著在相里,你有一个寂灭相,那是你从妄想中造出来的境界不是自性清净。所以佛说: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然后佛说:“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可见这四种禅病障碍正法修行,学佛之人一定要留意不要堕入其中。佛法微妙,如何能知道自己是否堕入四病了呢?佛说:“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可见修佛就是做人,若能达到视众生如同父母,胸襟广阔,平等无二,无有憎爱分别,自然也就成佛了。最后佛说:“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一切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相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佛说人类的五种心魔,战胜它们就获得解脱解行菩萨才能开始观察第八识的运作和种子简说十二因缘,它就是生死的循环历程眼不能见眼,心不能识心,菩萨如何自见本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