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负担过重,学生们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写字,而玩电脑等近距离用眼环境增多,加上手机等移动电子显示屏的普及,青少年近视眼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多数家长对于近视风险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在对孩子近视的诊疗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误区。家长应该避免哪些行为?孩子应该如何爱护眼睛?
①
误区一:3岁以下幼儿不用查视力
高度近视除了后天原因,不少会有先天性眼病及异常。如果你家宝宝还不到3岁,但有以下这些情况,请尽早就诊:
发现幼儿黑色的瞳孔区显现白色、黄白色反光;幼儿明显的畏光流泪;幼儿不能注视眼前物体或不会追随灯光转动眼球;当遮盖一眼时幼儿无反应,而遮盖另一眼时立即引起小儿烦躁、哭闹;喜欢歪头视物等等。
即使你家小宝宝看上去视力一切正常,也应该半年左右带幼儿来专业眼科做简单的普通筛查。因为可能存在先天性眼病或异常(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肿瘤、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家长很难观察到蛛丝马迹,但眼科医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眼病,避免视觉的永久损害。
图片来源网络
②
误区二:近视不是大问题去眼镜店配镜就好 发现孩子近视后,不少爸爸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带他去眼镜店配眼镜。然而,大多数眼镜店由于设备不完善,会直接省略掉双眼视功能检查环节。殊不知,这才是验光配镜的精髓。通过双眼视功能检查,才能找到孩子近视产生的真正原因,即使同样是度的近视,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不同,防治方式也不一样。 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近视患者,双眼视功能检查能查明孩子近视产生和加深的原因,对视力发展状况做准确预测,进而选择合适的近视防控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
③
误区三:近视眼镜不能配太清楚 度数多少是由佩戴者眼睛功能情况、佩戴舒适度、矫正方式等因素决定,加减度数有相应的原则,不可随意增减度数。孩子如果佩戴的眼镜与眼实际度数偏差过大,不但达不到清晰的视觉,并且度数增加的会更快。
图片来源网络
④
误区四:戴眼镜早=近视加深
有些家长抱着“越早戴眼镜,以后度数就会越高”的陈旧观念,毫无根据地拒绝为孩子配镜矫正。其实,这一认识甚至比误区一中“假性近视观点”的影响更大。应该根据验光的结果,结合视力要求、眼位、眼肌运动、是否有弱视等综合条件考虑配镜处方。在配镜之前,需要接受正规验光,只有明确眼的屈光状态,才能给予合适的矫正。
图片来源网络
⑤
误区五:近视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近视不可治愈!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一些家长在孩子患了近视后,总是喜欢在寒、暑假期间为其治疗近视。许多不良商家也正是利用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好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一旦近视,眼睛长度(眼轴)会变长,就像圆球变成鸡蛋,没有任何方式可以让鸡蛋变回圆球,所以眼睛一旦变长就不会有任何方式可以恢复。市面上不良商家宣传的可以恢复视力是错误的。
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