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当中有一句俗语“百病痰作祟”,那么什么是痰呢?是我们平常吐出的痰吗?
在中医里可吐出的痰为有形之痰,另外,人体内、外所见的肿块、肿物、瘰疬等可触知的病变,均称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停聚于脏腑、经络,易引起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的痰。因其外无可见,只可以症测知,故称之为无形之痰。
痰在肺则咳喘,在颈部可致瘿瘤瘰疬,在咽部容易出现梅核气,上犯则出现眩晕心悸,蒙闭心窍可引起癫狂,流窜于四肢出现肢麻,中风痰瘀阻络则出现言謇偏瘫。
体内是否有痰最主要的一个体征就是舌苔厚腻,舌苔厚腻,脉滑,为有痰之象。
痰从何而来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
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肺主治节,若肺失宣肃,津液不化,则可凝聚成痰;脾主运化,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可凝聚成痰;肾司开合,肾阳不足,开合不利,水湿上泛,亦可聚而为痰。
有的医家明确指出,痰的实质就是水。如张景岳说:“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欲不化,土不能制水也。”
怎么应对寒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欢喝热的,舌苔薄白。这种情况多由受寒邪引起。可以用陈皮、桔梗等化痰的药物泡水,同时治疗风寒感冒。
热痰:痰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此时就要清热化痰了。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容易上火的煎炒食物,可以喝一些鲜竹沥水或者梨汁。
湿痰: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这时要多吃些健脾的薏米、山药等食物。同时加强锻炼,控制体重。
燥痰:痰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这时要多喝水,可适当用沙参、麦冬等养阴的药物代茶饮,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
风痰: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
按揉丰隆穴:痰的产生和增多会引发人体疾病,祛痰,也必须找到病根。古人说“痰多宜向丰隆寻”,所以,凡与痰有关的病症应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
正坐屈膝,外膝眼与外踝前缘平外踝尖处连线的中点,距胫骨前嵴约二横指处取穴即为丰隆。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丰隆穴。
可能会有人说脾为生痰之源。这是千古定论,还用探讨吗?
此话不假。但是,请你重视“肾为生痰之根”这六个字。也就是说,肾作为人体的重要脏器,和痰湿、痰饮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甚至是根本性的关系。
比如尤在泾医案中这个患者。他什么时候咳嗽痰多?秋冬季节和晚上,对不对?虽然此患的舌脉,没有被明确说明,但是从这个季节和时间上,我们就能捏出四个字——肾阳不足。
因为秋冬季节,人体阳气内藏啊。肾阳不足的人,阳气更虚弱。夜晚的时候,人体阳气也是相对微弱的。肾阳不足的人,此时阳气更弱。
肾,主水液的代谢。肾阳不足,则水液代谢失去了动力,于是聚集在一块儿,形成痰湿、痰饮。同时,肾主封藏。我们的肺之所以能顺畅、绵长地呼吸,依赖肾的封藏之能,在下面时时“遥控”。肾阳不足,肾的封藏之能受到影响,肺的呼吸就失常,于是发为咳嗽、咳喘。
在肾阳不足、津液失布、封藏不力的条件下,体内形成的痰湿痰饮又没有束缚地往上窜,上犯于肺。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局面,叫做痰饮射肺。患者主要表现,就是咳嗽、咳痰,而且是秋冬加重,夜晚加重。
你看看,说到底,问题就源于肾,对不对?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那些时时咳嗽、呼吸不均匀、喘气费劲儿的老人。你看他们,是不是个个弯腰驼背、身体乏力、面色苍白、手脚不温,甚至局部有些浮肿啊?原因,就在于肾阳不足,他肾虚啊。
对这些问题,尤在泾看在眼里,心里头很清楚。于是,他用了肾气丸加减。我再把配伍给你复述一遍:熟地、山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炮附子、车前子、补骨脂。
这里头熟地、山萸肉、山药养肾阴,炮附子和补骨脂温补肾阳。其中的补骨脂,还是纳气止咳的良药。泽泻、茯苓、牡丹皮、车前子泄浊、利水、除痰。
也许你会问了,肾气丸原方里的牛膝和肉桂,为什么去掉了?就牛膝而言,它主活血化瘀,有通利之性。这个病,问题在于肾虚失藏。牛膝的通利之性,有可能影响到对肾封藏之能的重建。而肉桂,大辛大热。它和炮附子叠加使用,可以发越阳气。这对于肾的封藏之性,也是一种影响。所以说,这两味药,就先放一放,不用了。
当然,这也是尤在泾的一家之言。实际临床中,面对这种情况,牛膝和肉桂也不见得完全不能用。
问题到这里,基本就说完了。
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咳嗽多痰的人。
不管你身边是不是有咳嗽多痰的人。
我只想提示您,如果想避免在未来受咳嗽痰多等问题的影响,请从现在开始,照顾好你的肾气。
不贪凉,不熬夜,不过劳,不纵欲。你的肾气肾阳充足一天,体内的痰湿痰饮就会少聚积一天,你的呼吸,也就多畅快一天。
如果您总是感觉咳嗽痰多,而且伴随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耳鸣乏力、头晕神疲等现象,甚至是到了秋冬季节,如尤在泾医案里的病人一样,夜里干脆无法入睡了,那你最好到中医那里看看,诊断是不是由肾阳不足所致。如果是的话,通过温阳化痰、补肾敛咳之法,是有希望缓解的。尤其是一些老慢支、老肺病患者,在这方面应尤为注意。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