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催不吼,用这套表格ldquo神器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4-9 17:00:10   点击数: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你家孩子也磨蹭吗?最近,小豌豆总是在后台收到家长这样的留言:娃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每次都要我在旁边催,但是一顿连催带吼后,娃似乎丝毫没有改进的意思,真不知道该咋办了.......看到这么多家长为孩子的磨蹭问题手足无措,小豌豆就不得不替孩子们来伸冤了。耶鲁大学曾有一个「儿童时间概念发展」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故意磨蹭,他们只是还没有形成时间观念。所以,就需要家长帮孩子认识时间、分配时间,并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为了解决孩子“磨蹭”这个大难题,小豌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间管理都很有效的利器——计划表!「计划表」很类似于我们大人工作的日程表,听上去好像很简单,但可千万别小看它!它不仅能让孩子从此告别“拖延症”,还能让他们做事更专注、有条理、高效率,给予孩子掌握自己生活的权力,进一步帮助他们发展自律的性格所以,小豌豆专门给各位家长,整理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的「计划表」,别忘记去文末免费领取哦~2~4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不认字,也基本没有时间概念。而这个时候培养他们生活习惯的是最重要的,所以日常作息表就是这个年龄段宝贝常用的「计划表」了。需要注意的是,帮助这个年龄的孩子使用「计划表」的时候,不用设置具体时间,而是强调完成度。此外,还可以适时添加一些拥抱,亲吻之类甜蜜的小任务,生活需要仪式感,育儿也一样。如果你想要培养或纠正孩子的某个行为,推荐你使用这些常用的行为习惯表:?早睡习惯表家长可以把它打印出来,贴在孩子床前或者其他醒目的地方。如果孩子每一项都完成了,就可以在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给他一些鼓励,顺便激励他完成早起习惯。?书包准备打卡表孩子刚上幼儿园,每天要带一堆东西。等他们渐渐习惯幼儿园生活了,家长也该结束每天跟在后面伺候的日子了。有了书包准备打卡表,从此自己准备,忘带东西不要找妈妈啊。?家务打卡表这个年龄段孩子能做的家务也不多,家长可以根据难度设计不同的积分,每周算总分。积分攒够了,可以兑换一些零食,或者孩子喜欢的礼物。不过,在运用这些「计划表」时,家长需要提前考虑一下“意外”情况。比如,孩子有时候有起床气,那么在使用「计划表」的时候,就可以问他,有什么特别的方式起床,能让他很快乐,然后约定一个“起床仪式”。比如:亲一下对方的脸,然后说一声”早上好“;挠痒痒的同时,说三遍“小猪小猪起床了”;起床的时候唱一首歌.......在这个过程中,大人的角色就是引导和提醒。尽量让孩子自己参与制定规则,他参与的越多,就会越认可这个计划表,也就更愿意主动来遵守这些规则。5~7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已经开始准备幼升小了,所以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效率是重点。表格种类也从行为习惯倾向于学习习惯,任务管理也更细致。?学习任务列表家里可以有一份这样的学习任务列表,还能根据孩子的情况,边执行边不断更新。?阅读打卡表这时候的孩子基本上可以开始自主阅读了,为了鼓励他,你可以设计几张阅读打卡表。一张20个,每完成一次就在相应的地方打一个孔,打满一张可以换一个玩具,或者一次短期旅行。预计用个5-6张,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后,打卡表就可以退役了。?兴趣养成表对于家里有学琴的宝贝家长而言,催娃练琴也会经常掀起一场「催促大战」,但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是养成每天练习的习惯。哪怕孩子以后不再弹琴了,也能让他们学会”坚持“二字,其他的兴趣养成也是一样。家长可以做一个专门做打卡表,或者买一个娃最爱的卡通人物小台历,每天练完琴贴个贴纸,也能让娃的热情持续高涨。8~10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这时候我们就要着重来培养孩子的时间计划能力和执行能力了。这时大人不再是引导和提醒,而是要激发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驱力,因为他需要开始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啦!这时,推荐家长给孩子使用「日程表」,让孩子们从宏观到微观,从月到周、再到日来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先让孩子做整个月的规划,把这个月的重要学习内容和时间结点标记在上面。?月度计划表接着按照周,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把这一周每天的学习任务,记录在上面。?周计划表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这样的「一周总览」,把这一周各个学科的作业截止日期标记在上面,并把一周的学习任务按天来做安排:接下来按照天,把每天的事项按照优先级列在上面,每完成一项就打勾勾。孩子可以时刻追踪自己已完成、未完成的任务,做好时间的管理与安排。还可以细化到一天中的不同时段,这对于想要更加细化安排每项任务的孩子来说,非常有效。?日程表每个任务我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大概几点钟可以完成。这对于治疗孩子的“拖延症”十分有效,他们会到这个时间,就开始做这件事,眼看着时间快到了,赶紧来加速咯!拖延症背后往往有多重原因,以上这些方法主要是帮助孩子们建立时间概念,并初步学会根据任务轻重缓急来制定实施计划。当然,仅仅几张图难以彻底解决孩子的拖延问题,还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比如,利用沙漏、时钟等工具,也可以用下面这种画圆圈图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写画出“时间都去哪儿了”,从而教会他们珍惜时间。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起管理时间的好习惯,让孩子能够赢得时间、赢得人生文末福利小豌豆还准备了超有效的时间管理模板和年一整年的月历帮助宝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观念赶紧按照下图的方式来免费领取吧????????????????????????????????????????????????本文作者:豌豆思维(ID:vipthink01)。专注于3-10岁少儿数理逻辑思维培养,百万中国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