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低视力状况与主要康复方法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3-20 15:51:18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其中,视力残疾人口有万占残疾人口总数的14.86%。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关于视力残疾的相关内容。

我国低视力状况与主要康复方法

我国低视力人口约多万,超过视力残疾总人数的一半。低视力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67%,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低视力者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低视力的原因很多,先天性或后天性眼部疾病,如先天性眼组织异常或缺损、眼球颤、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眼病、高度近视、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等都可导致低视力。

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配用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视功能训练。常用的助视器有两大类:(1)光学助视器:如眼镜式助视器、望远镜、放大镜(手持式、立式)等。(2)非光学助视器:如照明灯、阅读裂口器、大字印刷品等。低视力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低视力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助视器使用训练和配戴助视器后的功能性视力训练,后者的对象指学龄及学龄前的儿童。上述训练工作由验光配镜人员或特教老师承担。低医院眼科低视力门诊或定点眼镜店,进行助视器的验光、配镜和训练。

定向行走训练

定向行走训练是指训练视力残疾者依靠听觉等感觉器官、借助盲杖等辅助工具,学会安全、独立、有效地行走。定向行走训练内容包括:行走前训练、定向训练、行走训练和盲杖使用训练四个方面。

行走前训练指进行心理素质、步态、平衡、避险等训练,帮助盲人消除恐惧胆怯,树立正确的心态和姿态;定向训练指进行听觉、触觉、嗅觉等训练,提高感受性,达到在环境中确定自己方位和与周围物体位置关系的认知目的;行走训练指进行随行技巧、独行技巧训练,达到从一个方位走到另一个方位的目的;盲杖使用训练指进行盲杖技巧训练,达到熟练运用,辅助盲人安全、独立行走。

白内障及其康复工程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影响视力的一种致残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白内障等几种类型。白内障可导致视力残疾,但只要通过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植入透明晶体就可以使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因此,白内障是一种可治疗性疾病。

白内障是导致视力残疾的最常见原因。我国盲人中,相当部分是白内障所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寿命的增长,白内障成为致盲的首要病因。我国防盲工作的重点也由沙眼防治转到白内障复明。从年开始,我国将白内障复明手术作为重点康复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实施。

中国残联征稿啦!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大家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