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又看到孟京辉先生
客串主持就为了说两件事:
一、咱们这场戏比较长
有四个多小时,坚持!
二、演员发话了,字幕是限制不了咱的发挥的
所以什么时候字幕跟不上了
那都是现挂,不怪字幕老师
果然,舞台上激情四射嘴炮联篇
不懂德语的我们总是不知道该看哪好
保留着浓浓的俄罗斯文学风情
台词悠长繁杂,费足了看字幕的眼球
还需要顾到舞台的光影变化
和演员的表演等
看完已经找不到焦点了
两眼一抹黑,赶紧随便塞了点乌镇的美食
(小西以龙卷风的速度补充了养分没空拍照
找来图给你们感受一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吐槽以及歌颂这部剧之前
先来给大家轻科普一下《赌徒》
陀思妥耶夫斯基//俄罗斯
个人风格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
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
复杂激烈的精神危机接踵而至
以此揭露出资产阶级关系的矛盾
和深刻的悲剧性
年被首次被搬上大荧幕
整40年后的年
又重新被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
威廉?莫纳汉执笔此剧
(改编电影《赌徒》)
连扮演男主的马克?沃尔伯格
也在采访中说到这个角色对他最大的挑战
不是减去的50斤体重
而在于如何让他扮演的文学教授让人信服
“这意味着我在说出那些台词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
舞台剧也是如此
台词功底一定要相当扎实
以前认为演员的表演理所当然
但看过《赌徒》的剧本之后
就会发现满满的长句
如何理解并把它表现出来
那全是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
不然只是一个傻瓜在台上表演:
背课文
中间女主波琳娜疯狂嘴炮的时候
字幕机一度出现故障
(真不是被你说坏的吗!小姐姐)
好长一段对白没有字幕
好在男主及时捕捉到了观众的懵b
Itsbroken?嗯歇会儿接着演!
由于演出时间真的超久
让人怀疑这个是不是故意设置
让观众放松精神的环节(好贴心?)
(小西被灵魂画手附身之作)
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舞台效果
让小西非常惊讶的事
摄像机里面竟然可以放进舞台
也就是戏中赌场的部分了
然后有一段内容
是由摄像机拍摄演员
再播放出来完成的
这样的效果就是
每一个观众都可以清晰的
看到演员们丰富的面部表情
更大放大了演员的表现力
满舞台的神秘机关
小西可是忍住没尖叫
说回剧情,主要是两条线:
一个是出身卑微的家庭教师男主
对女主的热爱与追求
一个是身怀巨额遗产的老姨妈
和她那些打着算盘的继承者们
写到这里忍不住再次呐喊:
这篇小说其实是作者在西欧之行
风流往事写照的
并且因为迷上了赌博
为了还赌债而在26天内匆匆写完的
想象一下在赌瘾之下疯狂写下的潦草的字迹…..
而且本来与作者共游西欧的女朋友关系很复杂
中途又迷上一个法国人并与她有着金钱关系….
嗯就怕你不够乱
作品中的原型也许是被赌债困扰
来不及写更加“遥远且伟大”的事情了
又因为赌瘾之下索性把“我”和“她们”写进去….
俄罗斯的老太太,法国的性感大妞
端庄的英国绅士,油滑的法国债主…
旅行团把他们凑到了一起
在可以旋转的四幕场景中纠缠着
对白里大量涉及到欧陆式笑话
俄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
离得近的最爱打架
就跟我们南北方人互相歧视/
中日韩人互相藐视的笑话如出一辙
说者和听者都暗自较劲
听众却在博一个乐子
当男主拍案而起,说:
“你们法国人都吃小孩!”的时候
我忍不住说:
旁友,你听说过煲仔饭吗?
(没吃过就看看)
波林娜的爱情就像那种我们熟知的
有一些作的姑娘,和有些笨的小伙子
她不是恶毒她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人的天性又是如此善变:
以为自己不需爱情只要面包
可以为了物质去傍大款
钱堆在面前,却又觉得,这不是真爱
觉得自己呼风唤雨,左右逢源
却又在孤独无助时只想找一个人寻求安慰
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神经兮兮好像不是很讨人喜欢?
但这是因为不知道在正确的时机如何停下
男人对她也是又爱又恨复杂的情绪交织
我愿意为你去死——是因为爱情
却也迫不及待地想杀了你——是因为尊严
最精彩的一部分还是男主作为赌徒的独白
当他手中握着最后的钱
把希望寄托与轮盘的时候男主
仅用自己的肢体和一把椅子让整个舞台都不显得空荡
戏剧的魅力在于感染人说实话
看完这段我都有点冲动去试试轮盘赌是啥样了!
导演热爱埋梗,笑点无处不在:
“外婆为什么你的手这么大,牙也这么大?”
还有我最喜欢的,打鳄鱼时候的段子:
“不好啦,侯爵被鳄鱼吞进肚子啦!”
“咋办哦?”
“这样吧,就当他去鳄鱼体内出差
这样他的工资可以照发。”
(小西真的可以顶岗灵魂画手了,嘿嘿)
正在出差的小西全身一颤:妈呀
侯爵您在鳄鱼肚子里也写稿吗?
在鳄鱼肚子里的乌镇戏剧节还有很多天
请对我说:goodluck
白癜风症状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