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小课堂
感统失调与自闭症都是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感统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病症,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自闭症也叫做儿童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多见于男性,婴幼儿时期可发病。自闭症表现为语言障碍、交际障碍、行为刻板等。
01
感统失调自闭症
感统失调的病因包括生理原因和环境、人为原因。生理原因也就是先天性原因,包括胎儿不振、早产、滥用药物等。环境原因及人为原因是后天性原因,通常包括错误的家庭教育、对儿童过度保护等。感统失调主要表现为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视觉感不良、触觉过分敏感、听觉感不良等。患者比较好动,走路容易跌倒,注意力无法集中,无法正常阅读,学习能力差。
自闭症的病因和表现。自闭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在婴幼儿时期就可发病,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围生期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有关。在临床上,自闭症的主要症状有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等。很多患者到了两三岁都无法正常说话,甚至随着年龄增长,语言能力反而不断下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缺乏表情,不喜欢与他人交流。
现在的城市化环境带给我们便利,却带给孩子成长的局限。保护过多不会蹦蹦跳跳,电子产品代替陪伴,很少接触同龄玩伴,很多学龄前儿童都会出现怕生,不爱说话,孤僻,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出现这些情况,有的家长会很着急,上网一查,有的说是感统失调,有的说是自闭症。过分 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协调性不佳,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通常会有以下这些表现:
1
本体感觉不佳
身体运动协调障碍:穿衣、系鞋带缓慢笨拙;逃避运动、身体不协调;站姿、坐姿不正;阅读跳行、漏行,写字慢、字迹潦草;吃饭掉饭粒等。
2
语言发育迟缓
由于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肌肉发育欠佳,影响舌头和唇部肌肉、呼吸及声带的运动,从而造成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3
结构与空间知觉障碍
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右分辨不清,易迷失方向;视觉不平顺,严重者则无法进行阅读,做功课时眼睛易疲劳,造成学习能力的不足。
4
触觉防御障碍
触觉敏感的孩子常常胆小、害怕、排斥新事物;不容易融入集体中,注意力不集中;
喜欢某些特殊的感觉如吮手指、咬指甲;缺乏痛觉;味觉异常,挑食;喜欢摸生殖器;
触觉过分迟钝的缺乏自我意识,身体不灵活,情绪不稳定;分辨能力差。
5
听觉语言障碍
表现为听力不佳或对别人的指令性语言反应迟钝,并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还会表现出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等。
6
前庭功能障碍
前庭讯息处理不良的儿童,视觉很难跟着目标移动,眼球不能平移;
前庭神经功能不佳的儿童手脚笨拙、容易跌倒、常碰桌椅,甚至害怕行动;
前庭系统活动量低则喜欢旋转或绕圈子跑、爬上爬下、不安地乱动以及注意力涣散等;
前庭感觉不良的儿童常常无法判断距离与方向读写常弄反,如“p”写成“b”,“入”读写为“人”等。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明显异于正常孩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
语言障碍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家长急于让孩子说话,所以就会一下子给孩子灌输很多的知识,这样对于孩子的脑部有着很大的冲击。语言障碍是自闭症的一种,很多孩子不愿因张口说话,时间长了以后在交流上面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如果孩子在2-3岁的时候语言交流有障碍的话,要及时的询问医生。
02
社会交往障碍
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03
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 这些特征不见得都反应在一个孩子身上,并且自闭症的程度也各不相同,确实需要监护人特别细心的观察。另外若发现异常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找专业人士去鉴定,寻求他们的帮助。
希望家长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盲目判断,及时咨询专业机构,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针对性的制定锻炼方法,在宝宝的成长黄金期,助力前行,坚持科学育儿,给孩子的未来绘下美好蓝图。
往期精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