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后天性无眼球 >> 并发症>> >> 夏季寒病治疗

夏季寒病治疗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0-8-23 16:43:37   点击数:
 

夏季寒病治疗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一起开始第二节课。我是坤鹤百草堂的一名中医师,我是朱小宝。想必大家已经看了我的授课通知,今天的主题是,夏季大家得了许多冬天的病,我们应该怎样去调养和护理。开张名义,今天说了,今天我有课,全都是干货,然后我的干货主要有哪些呢。我把几个干货的标题先说一下,然后大家耐心等待,我给大家细细的讲解。

因为是夏天,大家都贪凉,以前就是夏天用的那个暑季用的方子像清暑益气汤、藿香正气,可能用的并不是很多,反而大家得的都是到了冬天才得的病。因为一是咱们时代的发展,都有空调,冷气,冷饮,大家为了躲避酷热,所以就会贪凉,出现一系列疾病。那我今天主要讲几个疾病,分享一些我的临床经验,这些经验,大家既可以用,而且又安全有效,希望大家多用,用了之后给自己身边的父母朋友减少痛苦。

大家看到,我一共发五个疾病(腹泻、便秘、落枕、痛经、呃逆)其实这都是大家在酷热天气下贪凉所得的一些疾病,我会一一讲解,讲解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一些小妙法,对大家很有帮助,希望大家耐心听。大家知道我治病的原则是“不二原则”,什么叫不二原则呢,不二原则不是说这个“人”不二,而是说两个“不”字,第一个不,能外治不针灸;第二个不,能针灸不中药。有的朋友就问,既然能外治不针灸,这个外治是什么?针灸不属于外治吗?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其实针灸属于外治的一种,只是大家现在不这样提了而已,真正的外治其实还包括,我上次跟大家讲的《巧用膏药治感冒》那个穴位贴敷,贴膏药,那个也属于外治。

还有一支外治其实是手法,手法不同于推拿,可能推拿大家一听就是“马杀鸡呀”按摩按摩舒服舒服。其实手法是很多精妙和技巧的,在贴膏药之前我基本上都要手法开穴的,开完穴再贴膏药效果会更好。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用外治的理论来指导我治病。

这个病例是这三天我治的,患者是一个老太太,87岁,有心衰,住院时只能端坐位,靠在摇起来的床板上,,这个老太太是什么病呢,这次并不是心衰住院的,她是什么呢?她是本来睡觉时躺不平,睡觉时靠着高起来的床才能安睡,结果呢,她现在只要往后一靠,前胸就会特别的疼痛,用她的话就是说像被刀子割一样,然后就来住院了。因为家里人也是害怕,她是不是心脏病呀,如果是心脏病再发作该怎么办呀,已经是心衰啦,双下肢无水肿。医院,所有的检查走一遍,都没有异常,就是有心衰的这个历史,但是这次疼痛心血管并没有异常。然后我们科的主任就让我来看看是不是肋软骨炎,适不适合针灸来治疗。当时我一听患者是心衰的患者,如果针灸会不会刺激量太大,导致心脏过度的活动影响身体呢。然后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过来了。因为这个患者87岁了,我见她的时候面色特别的萎黄,而且不爱说话,我问她哪里疼呀,她就指着胸口不说话,捂着胸口。然后旁边的子女说:“这个老太太耳朵不好,87岁了。”我一看心衰,耳朵又不好,面色又这么难看,我对老太太下的定义是,这个病人很严重,可能不好治。但是我就来先看看状态,如果按照咱们的大方脉科的治疗,第一件事是号脉,但是我因为针灸扎的多,所以针灸上摸索出来另一套诊断理论。

我第一件事并不是说去号她的脉,而是去找她哪里疼,第一件事是我牵着老太太的手,老太太牵着我的手,去找那个地方,那样更准,而不是说我就在那里循按。先打开衣服看了一下,这个患者胸部是平坦的,两侧对称,皮肤的颜色正常,没有外伤史,也无其他感染病史。

然后我直接让老太太拽着我的手指去那摸得时候,那个穴位是膻中穴,她说膻中穴上下一片特别疼,往后靠、呼吸、咽东西都会疼痛。我从膻中穴一按,觉得那下面其实是硬硬的,本来下面胸骨也是硬的,但这个硬跟别的硬不一样。有一个硬结,我再一按这个硬结,老太太说特别疼,疼的头上出汗的意思,然后我把手稍微放松,用手指食指慢慢地轻轻往下一顺,其实从这个膻中穴,两个乳头正中间到下面的鸠尾穴,也就是胸骨柄尖端的位置,有大概5厘米的条长皮下凸起,硬结。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是骨头,是下面的筋集结而成,然后我一看这个可能是一个中医外治适合的一个病。

我就用这个理论推导它,这个地方肯定会沿着经络疼,疼的位置会连及到后心和肩胛一块。然后我就开始用手碰她的肩胛。果然,因为她一直不敢往后靠,所以说她往后一靠只感觉前胸的疼痛,而没有感觉后背的肩胛是疼的,我把前面的手松开,往后面肩胛缝按着经络点一按,发现有一个很明显的结节,然后老太太大呼一声:“哎呀,这也疼,怎么这么疼”。就感觉很恐惧的状态。她这一疼,我心里就放心了,为什么我放心了呢,因为在《灵枢·筋经》篇:“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这句话什么意思,手厥阴心包经筋经的循行,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呀,筋经的循行。筋经是什么,筋经不同于十二经的经脉。

虽然受经脉的滋养,但是它并不完全属于经脉,它的循行与经脉完全相同,而且还得达到经脉无法抵达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疾病,我们扎了一个看似不相关的穴位,结果效果反而特别好的原因就是,它走的根本不是这一套经脉的系统,而是筋经的系统。大家再看,其实我们治病吧,中医外治就是说,它有两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哪呢,第一个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由穴位入经络,由经络达脏腑,这个穴位,所有有时候我们找穴,必须要准,找准之后,我们不管是穴位贴敷还是针灸治疗,是针刺还是艾灸,找准这个点,它可以从这个穴位反应出它的病,然后顺着经络到达脏腑来治疗疾病,这是外治的一种方法。

当然还有另一套外治的方法,它那个系统完全是属于筋经系统,它不同于经络,这个筋经到底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说一下,筋经包括我们现在医学所讲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这些组织,而且它主要的是能主司运动,它连及身体的四肢百骸。但是连及四肢百骸却根本不走入脏腑,它不进入内脏,它的循行途中遇到关节,或者肌肉丰厚的地方,就散布,集齐。许多筋经交叉成网络,相互连通,这个肌肉就会有力,然后关节就会屈伸自如。

如果筋经发生病变之后,关节功能紊乱,肌肉痉挛,我这么说大家明白什么意思了吗?也就是说,它属于运动系统的其中一个,它并不同于中医所说的脏腑,这类的疾病适合用外治法。它并不归任何一条经或者哪一个脏腑,它有自己的力学杠杆,以骨为杠杆,以肌肉为力的发力点,它有自己完整的一个系统。所以说,我们治病,要有两个思路来,一个是穴位到经络到脏腑;一个就是这个系统,运动系统的肌肉杠杆和筋经系统。如果把这个结打开之后,看病的思路会大大的打开。大家就说了,你说这么多有什么用呢,其实我给大家说一下,用中医外治,手法呀,贴敷呀,针灸呀去治疗所谓的筋经病效果特别好。

我跟大家说说筋经病有什么,大家肯定特别熟悉,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面瘫、面肌痉挛、眼睑下垂等,这些与肌肉有关的疾病都属于筋经病,如果我们治疗按照死的脏腑归经的理论去治,去开药,去针灸,去外治,可能达不到那么好的效果,反而是用外治的系统效果会非常好。那说回来那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属于典型的筋经病,并没有进入脏腑,没有进入五脏六腑系统。所以说我摸到前面有结节,摸到后面有结节,这两个结节完全在手厥阴心包经它的筋经循行范围之内,然后我就可以从筋经入手啦。从筋经入手,肯定是刺激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来治疗疾病。

其实这样也可以,大家可能首先想到手腕上最有名的穴位,内关穴,这个能止呕吐,但是它在手厥阴心包经上所以肯定能治这个病,但是当时我没有用这个穴位。因为这个经筋系统,经脉系统,皮部系统,各个系统都是有交叉的,如果你能找到两个系统交叉点,就相当于在经络上找到几个经络的交叉点,一个穴位可以通三条经络,比如风池穴。所以说我们用两套系统去分析,一个是全息系统,一个是经脉系统,一个是筋经系统,三个系统一合,我用了一个穴位,这个穴位我上次也给大家说过,就在手掌上,是一个手掌的全息,在劳宫穴。这个地方很有意思,第一它首先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第二手掌作为全息的话,它稍微偏上一点,正好对应心脏的位置;第三手部的皮肤和它的神经末梢是最为丰富的,点击这里去治疗胸部筋经的疾患,却对是最好的,然后我一针扎到劳宫穴,针尖向下,进针很快,老太太没有感觉疼,只感觉手掌一阵麻,因为我也怕过量的刺激导致老太太心律失常,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所以很快,老太太只感觉手麻。然后我大声说:老太太,你试着往后靠一靠。然后我说:来,你几个子女抚着老太太往后靠,老太太听懂之后往后一靠,脸马上就笑了,全是那种笑纹你知道吧,那种特别满意的笑,说:哎呀,小伙子,你真棒,我不疼了,我一点都不疼啦。然后我就去摸前面和后面的那个筋节,筋节还有,但是我在按压的时候,不那么疼了。下面我一看,不那么疼了,我就循经的局部膻中穴到下面的鸠尾平刺一根,后侧的肩胛缝那个地方,以督脉为中心对称左右各平刺一针,内关穴加上调经,休息,起针,OK!

然后,见老太太之后,老太太其实是一个特活波的人。我说:老太太,你耳朵不太好吧。老太太说:对呀,我耳朵不太好,然后说了一句特别有哲理的话,我觉得老太太活得真明白,人老了呢,应该听到一些东西,有些东西也应该听不到,听好听的,不好听的听不到,或者装着听不到,这样我身体就好了,后来才知道,老太太是一个特有文化,特有修养的人,生活智慧是特别高的。然后第二天我在病房楼道看着老太太走的特别快,我说老太太你去干吗呀,她说我去做个心脏彩超,再去查一下,看看有什么问题。当时我就感觉虽然八十七岁了,看着就像五十来岁,精神矍铄,那个笑颜如花,特别有精气神的一个老太太。这个就是我治病的原则,能外治不针灸能针灸不中药。外治包括我的手法拨筋,和中药药条的外敷,就是上次给大家讲的《巧用膏药治感冒》,刚才上课前给大家发的《巧用膏药治失眠》,都是这个道理。

本来这期是讲这个题目的《巧用膏药治失眠》,上次已经把文章发出去了,但是这几天天气太热了,找我来的病人好多都不是失眠,都是跟大家说的那几个疾病,腹泻、便秘、落枕、痛经、呃逆。所以说我就根据这个季节跟大家先开一节,但是上次的《巧用膏药治失眠》我也给大家稍微点一下。这些文字解释的很清楚,图片也很清楚,我这里一带而过好吧。这个用了不下百例了,大家用的效果都特别好。第一条贴的就是心经,手少阴心经;第二条贴的是足少阴肾经。指导的理论就是心肾相交。以前我扎针的时候喜欢透穴,一针透三五个穴位来达到经络的传感,后来就用中药的外治,因为它是一条膏药可以激发联动穴位与穴位之间的联系,激发起联系之后就可以把经脉打通,心肾相交。

还有一条贴到了后背,后背的背俞穴,膀胱经有两条线,内侧线和外侧线,内侧线是哪些穴位呢,三肺俞,四厥阴俞,五心俞,六督俞,七膈俞,就是这些穴位。每一个脏器原气汇聚进入的地方,但是第二个线呢,是走形气神,属神的这个层面,膏肓,神堂,譩譆,魂门,魄户,都属于神的,你失眠不就是睡觉不好,神不定嘛,安神。其实失眠往细里分分很多种,有淤血,痰湿,气血亏虚呀,受风寒都会导致失眠,我在这里给大家这些小经验吧,都是比较实用的,大家都可以用的,而且没有什么风险,效果都很好。不要抓着某一个点,这个用着没有用呀,怎样怎样,其实它只是一个经验,很多人管用,你也可以试一试。这三个穴位,三条经络,一下打开三条经络,其实走的就是皮部,你看我刚才讲的外治有走的是针灸,走的是经络系统,经络如水流一般的,然后是我们用手法拨筋,或者用手按压寻找疼痛点,走的是筋经系统,然后我们这个膏药贴法用的是皮部系统,这三个系统分开之后,我们既能分开也可以合上。如果你把三个系统找到病一个集齐点,就像我在扎老太太手的时候,我是经脉筋经皮部三个地方的点集齐到一起来治这个病,如果你能通过三个层面找到一个共同的点来治疗某一个疾病,我确定你的效果是最好的,就算你没有用到这个方法,只是用最简单的按揉,或者贴敷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这叫什么,这叫起势,势是势力的势,就是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就是这个意思,你站在一个高的地方,你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给了大家很多琐碎的小妙招,小技巧,大家觉得东西很琐碎,很碎片化,对吧,可能大家听我的课并不是感觉很陌生,因为现在大量的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