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斜颈要早治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19-1-3 14:31:11   点击数:
 

孩子好好的,怎么脖子总往一边歪呢?这个时候我们家长要注意了。有可能是斜颈。

先天性斜颈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先天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指出生后发现颈部向一侧倾斜的畸形,其中:

因肌肉病变所致者称之为肌源性斜颈;

因骨骼发育畸形所致者称之为骨源性斜颈。

先天性斜颈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明了,但可能和胎儿在宫内缺血、缺氧导致先天性胸锁乳突肌发育不良有关,分娩时颈部受强烈牵引导致的胸锁乳突肌发生血肿、纤维化等都有可能造成先天性肌性斜颈。

肌源性斜颈症状体征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一、颈部肿块

一般于出生后就可以触摸到,位于胸锁乳突肌内,呈梭形,长2-4cm,宽1-2cm,质地较硬,无压痛,生后第3周时最为明显,3个月后即逐渐消失,一般不超过半年。

二、斜颈

患儿头斜向肿块侧(患侧)。半月后更为明显,并随着患儿的发育,斜颈畸形日益加重。

三、面部不对称

一般于2岁以后,即显示面部五官呈不对称状,主要表现为:

1、患侧眼睛下降: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致使患者眼睛位置由原来的水平状向下方移位,而健侧眼睛则上升。

2、下颌转向健侧:因胸锁乳突肌收缩之故,致使患侧乳突前移而出现整个下颌(颏部)向对侧旋转变位。

3、双侧颜面变形:由于头部旋转,致双侧面孔大小不一,健侧丰满呈圆形,患侧则狭而平板。

4、眼外角线至口角线变异:测量双眼外角至同侧口角线的距离,显示患侧变短,且随年龄增加而日益明显。

除以上表现外,患儿整个面部,包括鼻子、耳朵等均逐渐呈现不对称性改变,并于成年时基本定型,此时如行手术矫正,颌面部外形更为难看。因此,对其治疗力争在学龄前进行,不宜迟于12岁。

四、其他

1、伴发畸形:可检查有无髋关节脱位、颈椎椎骨畸形等。

2、视力障碍:因斜颈引起双眼不在同一水平位上,易产生视力疲劳而影响视力。

3、颈椎侧凸:主要是由于头颈旋向健侧,因而引起向健侧的代偿性侧凸。

治疗

图片来自于网络

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有单纯观察、手法按摩、积极的家庭治疗计划、支具矫形及手术治疗。

1.按摩疗法

建议在确诊后就开始对肿物做手法轻柔按摩,将头部向健侧轻轻牵拉,轻轻按揉肿块,伸展挛缩的胸锁乳突肌,每次伸展时维持2~3秒,每回做10~20次,每天做4~6回。另外,喂奶时,睡眠的枕垫以及用玩具吸引患儿注意时,都应重视姿势的纠正。

2.被动牵拉

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疗。最初可采取手法被动牵拉,方法如下:头部向对侧侧屈,使健侧耳垂接近肩部,缓缓转动使下颏接近患侧肩部。在进行手法牵动时,要使患儿舒适平卧,头部稍后伸位,患儿的肩、胸部要有人固定。

每一步手法应轻柔,切忌暴力,牵拉动作要持续而稳定。开始宜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操作。每次牵动15~20次,重复4~6次/天。

5岁以下患儿术后不需外固定。个别大儿童需在术后将头放于过度矫正位,头颈胸石膏固定4~6周。注意下颌旋向患侧,尽量使患侧胸锁关节与乳突间保持最大距离。术后一旦患儿局部疼痛消失,宜尽早开始牵动练习。经验证明,轻柔被动牵拉练习可替代术后石膏制动和各种支具的应用。

3.手术治疗

手法治疗无效,面部出现畸形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矫正外观畸形,改善颈部的伸展和旋转功能。对12岁以上的患儿即便手术治疗,面部的不对称也很难恢复。术后要佩带矫形石膏托、颈托维持中立位或矫枉过正位至少6周,在伤口愈合后继续采用伸展治疗,以防止复发。

程翼飞副主任医师

医院儿科

年龄越大,歪脖症状越重,术后恢复越困难。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