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中医林杰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所有

文章来源:后天性无眼球   发布时间:2021-12-31 17:41:36   点击数:
 

林杰知名中医

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从医二十余年,是中医的多面手,手法、针灸、中药样样精通,以临床疗效显著著称。

导读

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

来源:正安文化北京

如果有一个人跟你说,“天下无病”,疾病只不过是个假相,不是本质。你会怎么想?

你会有如醍醐灌顶,微笑点头,发现疾病原来只是一个代号,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对疾病的恐惧;还是会觉得这个说法虚无缥缈不接地气,甚至心想“说这话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久前,我有幸参加了林杰医生的讲座,林杰医生分享了从医20多年来的感受和体会,现场的近名同学都不同程度地被温暖的能量感染,对于疾病的本质,对于心智模式和治疗模式,整个观念都被刷新了一遍。

尤其是“天下无病”这四个字,极其具有冲击力。

什么是病?病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病名只是一个代号?什么是癌?为什么会得癌症?被诊断为癌症的人应该怎么做?——且让我用这一篇学习笔记,试着传达一点林杰老师的讲座精华吧。

1站桩是身体与心神保持完美的结合

林杰老师是典型的土行人,厚重。他的手掌比普通人大而厚,微微发红,握上去非常温暖,气血充足之相。很喜欢笑,“嗬嗬”的笑声憨厚如淳朴老农,令人完全没有距离感,立刻可以进入深度交流的状态。

当天的讲座,是从林杰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站桩10分钟开始的——站桩不是像木头一样呆呆不动站在那里,而是通过这个动作,去体会身心内外同时安静下来的状态。

“站桩就是让你的身体和心神保持完美的结合。”林杰老师说。

首先,要放松。放松其实没什么玄的,不是头脑中什么都不想的完全的放空才叫做放松,其实当我们遇到一个好朋友,很轻松地聊着天,聊的不知不觉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种忘我的、忘记了时间的状态,就是一种很自然的站桩状态。这种状态中,因为足够放松,心神就回来了,身体会自动开始清空,自动开始清理垃圾的过程。

我们每天要应对各种工作与生活上的状况,心神都是飘在外面的,并没有在身体里面去引导气血的去向,也不容易感知到身体是否出了问题,因为心神外散,所以我们活得迟钝、麻木、粗糙。

只有放松和清空的时候,心神才会回来,才会知道身体中哪些地方需要调节,哪些地方需要补充能量,会感觉的身体的细微变化,比如哪里发热,哪里发凉,哪里有微微的痛……

站桩时,如果觉得哪里发紧,有拘束感,林杰老师就让大家动一下,深呼吸一次,也可以略微前倾身体,来找一找放松、安静的状态。“安静下来最重要,比去学习知识更重要。”

2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

“天下无病”,是林杰老师最强调的观念。但生病时,我们的痛苦实实在在,这时候看“天下无病”这四个字,多少觉得有点虚无缥缈。

林杰老师解释说,“我不是看不见症状,或者不了解病人的痛苦,而是强调一点: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病是以某一种方式来提醒你,让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或者思维模式出问题了。如果你因为受到这位朋友的启发,转身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改变它,这个病就作为客人走了,不会继续留在身体里。”

感冒、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所有的病名都只是一个代号,比如这个人叫张三,那个人叫李四。我们很容易被代号困住,忘记去看它背后的实相。

比如你受了风寒,这时候是病这位朋友用咳嗽或者流鼻涕的形式来提醒你受了寒,让你知道该采取一些手段把寒气驱赶出去;当你吃了一些不新鲜或者不卫生的食物,这位朋友就以拉肚子的形式提醒你;当你长期睡眠不足,它就以眼睛发红、脾气暴躁来提醒你,把问题的存在表达给你。

如果没有疾病的提醒,我们也许就对身体的各种超负荷和不平衡无知无觉,一直随波逐流让生活腐化下去。

“病不是敌人,是善意的提醒。”我们应该感谢疾病,而不是痛恨它。

有的人,因为从小身体不好,才去学习了太极拳,后来成为太极拳高手,身心的状态都获得提升。对于他来说,身体不好这件事反而成了他人生中的助力和善缘。

有的人每天晚上出去唱歌,喝酒,参加各种聚会、饭局,然后来找林杰老师看病,说“我失眠了,给我开点药调理吧。”表面看来,他在积极地求医问药、解决问题,但其实,不论是求助于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他的潜台词是,“你来帮我搞定失眠这个问题吧,搞定了我才能继续有精神参加party啊。”他丝毫没有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出了问题,也没有改变自己生活方式的愿望。

这种情况下,医生即使有心也无力,孤掌难鸣。只有病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偏差,再加上医生的帮助,医生和病人完美地配合,才会让一些现象发生改变。这才是疾病作为一个信使存在的意义。

3有时,你不需要医生

甚至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医生的。

有个人去看病,说他眼睛发胀、视力模糊,已经一周了。林杰老师问他,是不是这一周用电脑、手机太多了?他才发现,最近一周确实用眼过度了。这时候他根本不需要找医生,尽量不用电脑、手机,休息一两天就能恢复了。而不是去找医生治疗,治好之后继续不知疲倦地看手机、玩游戏。

有个病人最近一周工作压力特别大,晚上应酬也多,经常喝酒,血压很快升高。这种情况,林杰老师认为其实也不需要治疗,他的血压升高是因为他身体的频率与他最近的生活节奏不和谐不平衡。只要改变这种生活方式,改变这种不和谐,血压就会降下来,不必找医生的。

“大多数高血压或者高血糖之类的病,都是生活方式方面的病。改变生活方式之后,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消失。”

如同大自然有风霜雨雪,人的身体有疾病也是自然现象,无需恐惧。“病都只是一种现象,一定不要恐惧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去找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现象、这个问题出现了?怎么去改变它?医生是一个助手,不是一个决定者。最大的医生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已经没有了修复能力,医生是无能为力的。”

疾病绝对不是坏事。我们会酸痛,会失眠……都是不同的症状,有着不同的原因。我们去找到这个原因,比直接去消除这个症状,要重要得多。

林杰老师希望大家不要把所有治病的责任都推给医生,而是跟医生一起商量,怎么找到问题的根源,怎么改变自己不良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

“在我的理念里,中医首先是一个心智模式,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生。当你的心智模式改变,心态就发生很大的改变,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见了。第二是生活方式,大部分形体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第三个是医疗模式,属于扶偏救弊,亡羊补牢,是为了补充前两者的不足而存在的。如果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为基础,医疗模式就变得很轻松。”

但现在医疗模式被过于强调,医院过于依赖,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

现在很多病都是越治越多,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现在的病人比十年前多了多少倍。越治越多,一方面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医疗模式出了问题。

4体检是在一片大森林里寻找枯枝败叶

●疾病是从哪里来的?

中医讲的病因有两类,一是内因,叫内伤七情,二是外因,叫外伤六淫。

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哪里来的?是这个世界、这个人生,与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一样而产生的。所以根本上的治疗,要靠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也就是林杰老师所说的“心智模式”。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淫,是过度的意思。风寒暑湿燥火本来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本无所谓邪气,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在恰到好处的时候都是帮助人体的。但放错了时间、地点,出现在错误的时空背景下,就成了邪气了。“非其时而有其气”,就会伤害到人体。

比如夏天本来是温热的,要出汗的,空调盛行之后,我们没机会出汗了,反而容易受寒邪侵袭,这就是“非其时而有其气”,让我们在得到舒适的同时,也增加了患病的基础。

还有一种情况叫“非其地而有其物”,本来只是在春天、夏天出现的东西,在冬季出现了,为我们所用,往往会超过我们身体的承受能力,成为致病因素。比如反季节蔬菜,进口水果,就是典型的“非其地而有其物”。

冬天本来就是绿叶凋零的季节,这时候本该多吃萝卜、土豆、山药、冬笋、莲藕、芋头、花生等根茎类植物,要是这时候还自认为只有多吃绿叶蔬菜才健康,非要去吃反季节蔬菜,就违背了大自然和人体的正常气机规律,反而对身体有伤害。

●什么叫做养生?

就是让身体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至于具体的方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没有一套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季节、时辰,根据南北不同的地域,尽量与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相和谐地生活,那样就很好了。

林杰老师不太建议一直去做体检。他说,“体检是在一片大森林里寻找枯枝败叶。”我们的身体如同一片大森林,充满活力,也必然有枯枝败叶在其中,只要能吃能喝能睡能笑,就是很不错的状态,不必太早让自己进入病人的角色,让自己被疾病的阴影覆盖。

“人最终是靠自己的生机和活力生活在宇宙大空间之中。”

医生的作用,其实犹如驱散阴影的阳光,精神上引导患者往最阳光、最温暖、最能安心的状态走,形体上引导他气血的运行、肢体的位置回到和谐状态,帮助患者恢复自愈的本能。

5把学中医当做一种人生修为

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里,没有“病”这个概念,有的只是每个人身体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和谐或者不平衡,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调整这些不和谐和不平衡。

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对面坐着的那位老中医,不是他用的那根针,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们喝下的那碗汤药,而是我们自己。

各种外治手法也好,各种中药汤剂也好,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激发机制,是它激发了人体气机的运行,让身体自我完成治愈修复的过程。人体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所有的医生都起不到治疗的作用。

药王孙思邈给所有人看病,首先不是开药,而是看病人这一阶段的生命状态,是意气风发还是失魂落魄,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处理;然后再问病人的饮食起居,各种吃喝拉撒睡,看看病人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引导他去建立健康的节奏和习惯;如果这两招还没搞定,他就给病人一些食疗的方法,再不行就做按摩导引,再不行就扎针,最后才用汤剂。吃药是最后才使用的手段。

疾病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不是单一条件,而是多种条件下产生的。医生治病,其实就是想办法增加条件或者减少条件,那个现象就改变了。

林杰老师希望大家把学中医当做一种人生修为,而不是为了做医生。因为做医生是医疗模式,更重要的是前两个模式。

通过学中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事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同时能看到事物对立的两面,而且看到两面之间的变化、交流,不拘泥于一个面,这是学中医的最主要的原则。遇到好事的时候,知道“福兮祸所伏”,就不会太得意忘形;遇到坏事的时候,知道“祸兮福所倚”,就不会深受打击。当一个东西的两面你都掌握到,你就有自由,就能体会到“每逢大事有静气”的状态。

通过学中医,让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的节拍相应,让人活得更有质量,让思维进入一种放松和自由的状态,我们的为人处世也能越来越游刃有余,不憋屈。

6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一个人总是被他的内心打败,而不是外界给他多少伤害。”林杰老师如是说。很多癌症病人的病情恶化,是从他得知自己患癌之后。

其实,肿瘤从潜伏期到转归期有无数种可能,但有的医生喜欢强调最不好的结果,患者听到之后,他的念头和思维就被这个最坏的可能性紧紧抓住,天天在恐惧之中,有时候,成了心理学所说的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y——当你相信事情会如你预料的情况发展,你会有意无意地采取加强的措施,最后正是你自己促使了这个预言的实现。

林杰医生打了个比喻:肿瘤,其实相当于房间里的垃圾桶。每个房间都有垃圾桶,暂时储存垃圾。如果一个房间很干净,那是因为有人清洁过、管理过,垃圾桶被及时清空了。

肿瘤,就是身体为了保持整洁而设置的垃圾桶。健康人的身体正气很足,能把体内的垃圾及时清理,但是,当正气不足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垃圾清除到体外,身体就会自发地把垃圾暂存到肿瘤这个垃圾桶里面,以免垃圾进入血液。

所以,面对肿瘤,切除肯定不是最好的态度。谁会认为一个房间里垃圾太多了,最好的方法是扔掉垃圾桶呢?经常有病人切除肿瘤之后发现扩散了,林杰医生说,其实这是因为你把垃圾桶扔了,当然房间里就会到处是垃圾。

●如果发现有肿瘤应该怎么办呢?

林杰医生建议,首先不要怕,不要慌,问问自己:我心里有什么想不开的结在身体里留下了印记?我有什么没有宣泄的情绪被压在心里?我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先把心结解开。

管理肿块的是阳气,解开心结,节约了阳气,身体就有力量去缩小肿块了。

不恐惧是非常重要的心法,相信癌症是自己的朋友,肿瘤的出现是在提醒自己反观自我,看看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还不自知。肿瘤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垃圾桶,没什么可怕,它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产物,不要用激进的、对抗的方式来对待肿瘤。

很多时候,林杰老师不用肿瘤、癌症这些字眼,他会换一个词,叫它“肿块”。还是指的同一个东西,但是用肿块这个词,负面的心理暗示就没有那么强了,病人也就没有那么多恐惧。“恐则气下”,本来正气就弱,恐慌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人在恐惧之中,整个人是纠结、紧张的。

一定要记住,现代医学经常强调的最坏的结果,只是无数种可能之一。生活方式方面,林杰老师还有三个非常具体的建议:

①离开熟悉的人群。

周围的人不断地嘘寒问暖,有时候会给人温暖的能量,有时候却给人增加了压力。对于一个肿瘤患者,亲友们的过度关心会时常提醒他自己是个重病人,反而强化了心理阴影和负能量。

②改变节奏,改变动静阴阳。

原来忙忙碌碌、四处奔波的,学一学打坐、站桩,让自己静下来;原来特别宅,不爱出门不爱活动的,多出去旅行,接触不同的山水风景、不同的人,把视野打开。

③调整作息时间,调整饮食。

不熬夜,不大鱼大肉,让身体内部节律正常、有序。

7降指标不是真正的治疗

很多糖尿病人依赖降糖药,但忘了很重要的一点——降糖药没有治疗糖尿病的功能。它的作用仅仅是降指标,把你体检表上的数值降了下来。但是身体里血糖、尿糖为什么升高?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降糖药是无力解决的。

降糖药只是用药物替换了指标而已,不是真正的治疗。真正的治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①思维模式:找到自己的心结,调整三观,提升自己的格局。放松很重要,当你心情全然放松,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会成倍增加。

②生活方式:酗酒、熬夜、高压、紧张……这些都该out了,早睡,多晒太阳,多运动,增加身体新陈代谢的能力。不去追求指标下降,而是吃得香,睡得好,每天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③借助药物等治疗:糖尿病是个综合征,本质上,它是五脏六腑功能不协调的一种表达。改变这种不协调才是正经事。

8乐在其中最养心

现场的互动环节中,有一位同学提到了睡眠障碍。林杰医生分析,睡眠障碍的原因无非是几种:

①心理原因:心中挂念某事,或者是潜意识中有不安全感,有纠结。这种情况需要找别人帮助,深入地聊天,充分沟通,把纠结的点找到。当意识到自己的不安和纠结来自哪里,往往问题就解决了。

②身体原因:很多人是“心不藏神”。心是给脑提供氧气和血的,当心的功能弱了,脑部的氧气和血就不够用,心脏只好加班加点地供应。它在加班,我们当然会睡不好。这种情况的根本解决方法,是改善心脏功能。

那么,问题来了,心脏功能怎么改善呢?

林杰医生说了三招:

第一招:用外治法处理我们身体上的一些开关。林杰医生被称作“中医开关手”,他的外治手法被业内同行们大为称道。他的处理方式,往往不是在不舒服的位置直接处理,而是在其他位置。比如现场给一位患者治疗的时候,他在患者的颈部找到一个痛点,没有在颈部进行任何操作,而是有时在胸部,有时在肋部,有时在胃脘部,轻轻敲击几下。

这个道理,就像灯的开关和灯泡的关系。“我们知道灯在这里,开关在另外一个地方。当我们想开灯或者关灯,不是直接处理灯泡,而是按开关。人体也是一样,我们是处在天地大环境之中,开关就是让我们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发生改变。我们身体上的很多穴位,都可以叫做开关,都是让人体与外界发生能量沟通的渠道。”

当然,这种处理相对专业,普通的中医爱好者搞不定,需要好中医的帮助。好在,我们还可以做后两招。

第二招:运动。什么样的运动最养心?太极拳才算最养心么?nonono,林杰医生认为,所有让你非常享受的运动,都是养心的。选择哪一种运动,选择的依据不在于外界的固定标准,在于你自己与它的相应。即使只是练练广播体操,即使是跳广场舞,配着热闹热闹的魔音《小苹果》,如果你乐在其中,你就养到了。即使是太极拳,如果你一点都不喜欢,把练拳当做压力和负担,那就根本养不到你。

第三招,天然环保纯自然——晒太阳!“心脏和晒太阳关系最密切,晒得微微出汗最好。汗为心液,与阳气输布有关。”

9走出“隧道视野”

林杰老师还现场教给大家好几个自我保健的开关穴位以及操作手法,非常实用。

第一个开关点:

在心窝部的巨阙穴附近。沿着剑突周围找一找,平时容易紧张、心情不好、胸闷气短的人,往往都会在这里找到一个硬结或者一个痛点。把它揉开了,心情就会豁然开朗。这个开关跟情志关系最密切,如果哪天你跟人吵了一架心情很不爽,很憋闷,揉这里三分钟,马上就会好多了。所以林杰老师称之为“情志开关”。

第二个开关点:

在锁骨下窝的云门、中府附近,经常气喘的人,还有容易疲劳的人可以经常摸一摸这里来缓解。不论是伏案工作的疲劳,还是没休息够觉得特别困顿,让自己放松下来,在这里摸上三五下,就不容易感到疲劳。这是个“抗疲劳的开关”。

第三个开关点:

扭伤的开关——手三里,这个穴位可以治疗脖子扭伤、脚扭伤等各种各样的扭伤。■

林杰绝活:揉腹使气血灌注五脏六腑,治病效率立竿见影

来源:正安文化北京

几年前的某一天,我到林杰医生家喝茶,发现他躺在床上一边舒舒服服地享受弟子的“按摩”一边指导手法。这个“按摩”和以往我见到的不太一样,按的是肚子,手法和揉面团很相似。

林杰老师见我很好奇,便主动解释说“这叫揉腹,是非常好的一种保健方法。”

1这个揉腹到底有什么好?应该怎么做?

油麻菜:哦,我记得老徐看病每每要腹诊,但是没想到肚子的学问还这么大。赶紧赶紧,说说这个揉腹到底有什么好?应该怎么做?

林杰:我们做外治手法,不外乎改变的是人体的一些位置、压力、温度,还有气血的流量、流速,要改变这些东西,从腹部下手是最容易的。

因为腹部很柔软容易被揉动,通过揉动促进气血在里面运行的速度,并且揉腹是有方向的,就可以改变气血的方向。当方向、压力、流量改变了,则气血的温度、速度也随之改变。

●当气血的灌注会随着你的意愿去走,五脏六腑就会因为得到有效的气血灌注量而强壮起来,整个身体也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揉腹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果从经脉的角度,我们背后是督脉和膀胱经,前面就是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在腹部有很大的一个交织的网络,这些网络被打开以后,它所发挥的功效是非常大的。所以我非常推崇揉腹这个方法。

●阴阳、表里、气血都在腹部有交汇点。腹部还有个很重要的地方叫丹田,丹田是人体总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被启动以后,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还有一点,揉腹简单易学,太简单了,每个人都可以学。

2揉腹这个方法治病,效率很高,常常立竿见影

油麻菜:手法和动作有什么讲究吗?

林杰:腹部是最好操作的部位,全身没有一个地方比腹部更好揉。

手法是:一要轻揉,二要贴得紧,三不要用暴力,方向就是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这个方向,顺时针。

●揉腹这个方法治病,效率很高,常常立竿见影。比如头疼,你揉肚子两三分钟,基本上可以缓解;比如心脏病、心绞痛,揉肚子可以说一揉就缓解;比如胃痛、肠炎就更是它的适应症了。

比如那天我的腰扭了动不了,助手上来揉了五分钟以后我就可以转身了,这其实是后病前治的一个方法。因为脏腑气血是相连通的,所以前面通了后面也通了,我曾经讲过,一处真通则处处皆通。

●揉腹还能很好地补气血。比吃补药都快,一揉,肠系膜上动脉都扩张了,腹部放松以后肠系膜上动脉都充血,一充血很多问题都随着解决了,比吃补药都快。肠系膜上动脉呈伞形分布,一揉开以后,里面的杂质就都排出去了,气血源源不断地灌输进来,力量非常不一样。

●人之所以生病,和肠道的细菌繁殖有很大关系,肠道细菌菌群之间的比例如果协调了,很多病其实都迎刃而解。人的个体,不要认为只是人体正常细胞,它其实是细胞与细菌的共生体,人体之所以存在,细菌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

我们的食物吃进去以后,是通过细菌分解吸收转化后变成能量,变为营养才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它必须要有这些东西的参与。菌群之间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内部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的时候,这些营养的输送才会比较完美的表达。

我揉腹很快,一到三下,三到五下就完成一个治疗过程,我的手法属于治疗。但是耐心细致的揉腹是保健,如果要达到治疗效果,除了要对腹部熟悉,还有一些技巧在里面,这个技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的。

●而保健或者说常规治疗都是很容易掌握的,保健效果其实也是非常可观的。道德经有一句话叫“其生也柔软,其死也僵硬”,僵硬就没有活力了,生就是生命力、生机,所以它是柔软的。

3除了揉腹,还有哪些无害的易学的谁都可以做的手法?

油麻菜:除了揉腹,还能在肚子上做什么文章?那种无害的易学的谁都可以做的手法?

林杰:震腹,也是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油麻菜:震腹有什么讲究吗?

林杰:就像拍小皮球一样,通过抖动的过程让小腹产生一种有节律的有频率的,在高频下的运动。

●这个运动足以推动气血往全身各个方向流动,是温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能让人在极快的状态下放松下来,能够很快地调动肾上腺素的分泌,对平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油麻菜:一般每次震多长时间?

林杰:每次一两分钟,三五分钟就行了。它的频率跟每个人的手感不一样,手放上去以后与腹部产生的共振很重要。

我觉得每家每户都能自己做震腹或者揉腹的话,可以少吃很多药。

油麻菜:这个特别适合哪种类型的人呢?

林杰:虚症,它补虚非常好。当然没有绝对的虚和实,都是虚实交杂的。

但是再强壮的人身体都是不平衡的,只是表现不明显,所以它其实是在潜移默化地在进行调整,坚持就可以看到效果。■

林杰:一个简单易行的治疗感冒的方法

用大米加多于常量的清水煮成稀粥,趁温时喝米汤即可。

若风寒较重,可酌加生姜薄片1~3片。若风热重,则先以30克冬桑叶干品煮水或生桑叶一把煮水,滤去叶片,以水煮大米,趁温喝米汤。若伴有咳嗽,则先用枇杷叶煮水,过滤之清液煮大米粥,依然喝米汤,煮枇杷叶水时可以酌加少量陈皮、杏仁。

人活在地球上,得土气则生,米汤是稻谷的精华,养脾胃第一,脾胃所禀者土气焉。水稻未碾之前,其色黄,乃脾胃之象,及碾成米,则肺之气显矣,色白入肺故也。风寒束表之感冒,最宜发汗解表,米汤舒展肺气且培补脾胃之气,既扶正,又袪邪。当然能治感冒了。

感冒之际,人们往往大量饮水,结果越喝越渴,因为感冒之际,正气已虚,饮水入脾,反而成湿,清阳不升,故更见口渴。米汤不然,其为水谷精微,既补脾胃之气,又宣肺利湿,化痰。喝米汤治感冒疗效确切。退热亦速。

若气虚甚者,以白切人参两三片一起煮成粥,依旧喝米汤。

经常有人问我赤小豆薏苡仁汤祛湿好不好。我告知以米汤代之,果然效果不一般。因为稻谷者,得五气之正。赤小豆及苡仁虽只得气之偏性,然犹胜于众药之偏。得天地正气者,自然有祛邪之功。

水稻恒生于潮湿之地,祛湿之力犹强。米汤入胃,则发汗、利尿。立竿见影。其色白入肺,其气蒸腾,则宣发,其性沉重、滑利则利小便。其补脾滋润之力,甘柔和谐之味,老少皆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